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着力构建消防宣传工作新格局

发布时间:2023-07-06 15:12:34     来源:法治甘肃网

讲好消防故事 传播消防声音

——省消防救援总队着力构建消防宣传工作新格局

新甘肃·甘肃法制报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 刘瑞瑞

近年来,省消防救援总队将宣传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,积极顺应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等的深刻变革,以全媒体中心整合建设运行为基础,挺进社会宣传主战场,掌握形象宣传主动权,努力讲好消防故事,传播消防声音,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、甘肃特点、区域特色的消防宣传工作新格局。

“宣传什么”

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消防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,围绕“宣传什么”,将宣传工作融入时代大局、融入中心工作,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。用镜头记录、用流量传播消防救援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,用救民于水火、助民于危难的实际行动传递党和政府温暖,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信赖和支持。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表彰为“应急宣传表现突出总队”。

“向谁宣传”

紧盯党委政府工作重点,人民群众关注焦点,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点,围绕“向谁宣传”,全力构建党政齐抓共管、宣传部门统筹指导、重点行业协同推进的消防宣传工作格局。推动省委、省政府把“五进”工作纳入党委工程和为群众办实事项目,将消防安全纳入各级党校、行政学院领导干部培训计划,总队主官多次专题授课,提升各级领导对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视程度。

改革转制以来,改革发展成效显著,全省1381个乡镇(街道)消防工作站、4800余名消防专干、4.7万名消防网格员渗透到基层末端传播消防知识,最大限度拓展消防宣传覆盖面。

“谁来宣传”

围绕“谁来宣传”,坚持建好主阵地、锻造主力军,推动媒体宣传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创造、重塑重构。投入600余万元经费,高标准建设运行总队全媒体中心,全省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,招录传媒专业人才120余人,建成支队全媒体中心15个、基层宣传室122个,形成纵贯三级、高效协同的消防传播阵地。

出台新闻宣传制度体系,实行“一中心、三小组、两分队”模式和“1+4”联动机制,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。

“怎么宣传”

围绕“怎么宣传”,构建全媒传播生态,增强融合性。与新华社、人民网等15家媒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建立融合协作基地、工作站和通联站,搭建矩阵式、集团式媒体宣传平台,实现一次供稿、全媒发布。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变革,策划《直播现场》《消防皮影动画》《甘小鹿说消防》等专题直播、公益动画、科普漫画作品,挖掘推送“蓝朋友的追光者”等基层训练生活短视频,全网阅读量突破12亿。

整合资源、理顺机制,建立充实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宣传人才库,开展新闻宣传业务大比武,举办“蓝焰星计划”网络直播大赛,持续提升新媒体账号活跃度和传播力。

“主攻什么”

围绕“主攻什么”,聚焦消防现实斗争,凸显服务性。践行以人为本理念,健全消防政务公开、隐患举报投诉、检查结果公布、消防培训预约等功能,第一时间发布和回应群众关心的信息,凝聚“指尖政能量”。

创新遂行作战机制,划分“东、中、西”三个宣传协作区,建成全省实时共享的媒体资源库,整合全省398名通讯员、宣传员,组建宣传速报员队伍和应急宣传分队,落实全天候应急宣传战勤值班制度,做到随时拉得出、冲得上、打得赢。

坚持“培训提能力、约谈明责任、曝光促整改、宣传强意识”,对3500余家重点企业法人开展脱产培训和警示约谈,曝光火灾隐患1500余家。制作“消防大喇叭”特色节目,利用农村广播站广泛开展科普宣传,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“小火亡人”事故。

“什么特色”

围绕“什么特色”,深挖地域多样文化,富于创造性。依托甘肃特有的丝路文化、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,精心制作本地化、接地气的特色消防文创和宣传产品,“五进”题材彩色木刻画荣获全国消防文创作品一等奖。

实体化运行“花儿宣讲队”“南梁女子宣传队”“小手拉大手宣传队”“大学生消防骑行队”等多支特色志愿宣传队伍,走街串巷、进村入户,手把手、面对面传播消防安全知识。

全省5个消防主题公园、93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、105个科普点、132个消防站定期向公众开放。策划开展“红色革命说唱消防”“田间地头话消防”“守护千年文化”“坚守沙漠绿洲”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、甘味特色浓厚的“五进”活动,推动消防宣传向基层拓展、向百姓靠近。

责任编辑:高富强

免责声明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法治甘肃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。

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(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)受理,联系电话:0931-8159799。